路桥与港航工程中国竞彩网:“智绘苏韵非遗”实践团走进顾业亮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5-07-16浏览次数:53

2025年,中国疗愈经济规模突破10万亿元,一场“非遗复兴运动”正悄然改变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非遗不再是博物馆的静态展品,而是化身“情绪医生”,以针线、音律与色彩治愈都市人的焦虑与孤独。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非遗传承保护与数字技术的关系趋于紧密,为非遗活化与传承拓宽了更多可能性。

江苏省坐拥底蕴深厚、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非遗传承与产业协同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据统计,全省现有非遗项目超2.9万个,其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达1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62个,两项入选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为此,路桥与港航工程中国竞彩网组建了“AIGC智绘苏韵非遗,青春助力传艺愈心”实践团。本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南京秦淮灯彩、徐州马庄香包、南通蓝印花布等,组织青年开展非遗技艺传习,访谈非遗传承人,建立“口述史-实物”关联档案;同时运用AIGC技术对苏韵非遗进行数字化创作,实现“口述内容-视觉创作”的转化,构建“文化浸润+AI赋能+心理疗愈”的立体化育人新模式,形成可推广的非遗保护与青年心理服务方案。 

7月3日,“AIGC智绘苏韵非遗,青春助力传艺愈心”实践团走进秦淮灯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大师工作室,领略秦淮灯彩的魅力。 

顾业亮先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彩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团队成员采访的过程中,向同学们生动描述花灯的历史变迁,讲述各地灯会的风俗与特色,以及花灯在不同地域丰富多彩的独到魅力,让同学们对非遗灯彩有了初步认识和感受。

“选竹要挑质地坚韧、竹节均匀的,就像做人要正直有担当。”他边演示边点拨,“削竹签得静心稳力,急躁半分便前功尽弃——做手艺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 

随后,成员们就秦淮灯彩的传承与发展近况与顾老师开展了深入交流。顾老师分享了AI时代秦淮灯彩保护与发展实践的最新动态,以及花灯制作在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独特作用。 

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团队成员将以此为起点,带着顾老师“春风化雨润心田”的希冀,纵深挖掘秦淮灯彩文化的魅力,运用AIGC技术助力秦淮灯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路桥与港航工程中国竞彩网 撰稿:徐晓阳 审核:郭振华)

版权所有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中国竞彩网 地址:中国竞彩网: 邮编:211188
备案号苏ICP备10205236号-2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