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如果大学的青春有信仰圣地的话,那么交院珠江校区就我心中的耶路撒冷!
校庆70周年来临之际,应吴蓉蓉老师的邀请写写对学校过往的回忆。我们瞬间打开话匣畅聊、一起回忆,特别是那段弥足珍贵的,中国竞彩网珠江校区的点点滴滴,心中激动又感慨。那年、那月、那些人。。。。。。一幕幕犹如老电影的片段缓缓的拉开帷幕,珠江的青春犹如尘封已久的老酒,揭开记忆的封口,扑鼻的青春思绪甘甜,绵香醇厚,回味不尽!
一晃已经毕业15年。由于历史原因,珠江校区仅仅存在一年,对于很多师哥师姐和学弟学妹来说,他们并不知晓,但对于我们04级的校友来说,那是我们学生时代中不可磨灭的一段岁月,弥足珍贵!珠江校区于我们而言,并非只是一个校区的名,更代表那份专属我们的经历与时代。所以,我决定,通过回忆将“珠江校区”分享给所有的校友们,也为交院七十年建校史增补上这一段特殊的记忆!
初入校园
思绪一下拉到2004年的9月,那一年,我们十八岁,正青春!怀着憧憬、怀着满腔热情的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带着准备好的行囊,按照通知书上的地址,来到了浦口区珠江镇。真的记忆深刻,当来到学校门口,大门上赫然写着“海军指挥中国竞彩网”,不止一点的错愕,不过很快,门口迎新的学长们热情的招呼我们、引导我们进入学校报道,那一刻我知道,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交院珠江校区。进入学校,穿过林荫大道,来到新生接待签到处,循着管理系的指示牌向前走去,就听到一个清脆热情的声音:“同学,这边,电子商务专业的是吧?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说话的正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吴蓉蓉老师,那一年,她大学刚毕业,长发飘飘,青春洋溢,完全不是我们印象中大学老师的样子,也真的没想到,自此,这一声暖暖的招呼也开启了属于我和吴老师的不解之缘,她毕业来到我的学校交院,而后我交院专转本后去了她的学校--扬州大学。也是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个时候我们04级的辅导员,很多都是刚刚大学毕业,由于我们年纪仿佛,在后面的日子里,我们彼此相处很融洽,既是良师也是益友!一切照着书中说的,剧中演的那般:我们满腔热情迎接着青春的美好,大学的幸福时代如约而至!
珠江自述
我所在的班级是管理系04341班电子商务专业。珠江校区学生基本是04级的新生。当年交院扩招,原浦口校区校舍面积有限,中国竞彩网就租用了海军指挥中国竞彩网浦口校区一年,这就是我们珠江校区的由来。我们和海院的部分专业学生共用一个校区,教学区分开,生活区共用。所以你会看到食堂、礼堂、操场。。。各脚各落都有两种身影,一边是简朴、随性、活泼的咱们----接地气派,另一面是按海军装束标准的中国竞彩网派,两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也是交院校史上独特的一段历史,
我们04级看似与交院本部分离,但实际我们都是根正苗红的、更是有思想、有上进、有创新的交院学子,这段校史独特而又温情。
新生开学典礼,印象很深,当时中国竞彩网的史国君书记专程从浦口校区赶来,在珠江小区的大礼堂给我们上了大学的第一堂课。课上,史书记和我们一起回忆着他大学的生活,满满的沉浸在青春回忆里,对我们提出的是期盼和鼓励,睿智而又不失风趣的演讲,让我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
珠江校区正大门--海军指挥中国竞彩网,光看这图谁又能知道在这里有着属于交院的回忆。
珠江校区教学楼,当时04级管理系、信息系、人文系都在这栋楼里。
青春开场
记忆中的那个时候,所有系部是集中在一组教学楼里上课,姊妹楼,两栋在一起,除此之外,还有一栋大课的公共教室,一栋教师办公室。所以,那个时候,虽说是不同院系的学生但也经常碰面,彼此都很熟悉,以至于后来到了江宁校区,即便一个院系一栋楼,大家来往还是很密切,因为我们都叫做“珠江校区的学生”。
由于珠江校区是军事院校的校址,配套很齐全的。最令我们开心的是,在那个年代,学校还有游泳馆,我想,是因为海军院校的缘故吧。那个时候的我们,没有智能手机、没有Wi-Fi,学生的生活还是很单调的,纯靠自行丰富与充实。学校里只有一个大食堂,一个小饭馆。食堂紧挨着操场,运动过后的我们会迫不及待的奔赴“粮草之地”,更可以爽快的买下几瓶小汽水,你一支我一支,咕嘟咕嘟。。。。。。那时候也只有在食堂,我们才能看到电视,看到新闻、娱乐。那一年, CBA决赛,江苏对广东,江苏遗憾输给广东,学校食堂里大家激情澎湃,都恨不得自己冲上前助胡卫东多扔进去几个三分球,殊不知,那是江苏篮球距离冠军最近的一次。学校最靠里区域有一个小饭馆,三五好友平时可以去叫个盖浇饭之类的就很满足了。出了学校就是江浦的珠江镇,校门口走出去要有一公里,常去右边的一家小饭馆,点上十块钱一份的酸菜鱼,三块钱一份的土豆丝,那感觉忒爽。通往大路口的这一路还有兰州拉面馆,北方来的同学们想要解解馋,就靠它了。还记得大路口小桥上卖烤红薯的老爷爷,冬天的香甜与温暖多来自于他的补给。。。。。。开学后不久,学校举办第一场属于我们的大型活动--珠江校区运动会。从辅导员们口中得知,我们所在的管理系因男少女多基本属于“参与就好”,学校老牌强系是公路、机电系等,我们多数是眼巴巴等垫底。但是,这一次,因为我们的存在,特别是我个人也有幸参与并且见证了新的历史记录,一举拿下珠江校区的冠军,时至今日,比赛的场景历历在目,在不平整的操场上,在煤渣的跑道上,管理系的健儿们挥洒着汗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历史就是用来创造的,我们在珠江校区创造了历史!
2006年5月19号校运动会百米决赛冲过终点瞬间,从此,我多了一个称呼--“管理系百米王子”。
在这之后,我们组建了珠江校区的学生会,我也有幸当选为首届也是唯一一届的学生会主席,这届学生异于往常,不是各系成团,而是整个04届新生合并选举组成,这一届,大家都是新生,没有学长指导、传授经验,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组织团队、新的思维凝聚一团,在当时主管学生工作的谢剑康书记的带领下大家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摸索工作。外联部门第一次告诉我拉到活动赞助费用时,抑制不住兴奋地奔走相告。那一年学生会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经得起谈论的,学生会作为联系学生和老师的桥梁,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仔细想来,走入社会工作时的思考方式、项目方案设定框架思维也真是多亏了那年学生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
珠江艺术团,超越的存在
说到珠江校区,就不得不提到珠江艺术团,那是我们的旗帜,也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元旦晚会前的无数个昼夜,在吴蓉蓉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几乎废寝忘食的排练,改进,再排练,成功举办了一场几近完美的元旦晚会,与学生会一样,新的组织,新的思维,新的摸索。珠江校区艺术团的每个节目、每个细节都凝聚了我们所有人的心血。歌曲《铁血丹心》、小品《卖拐新编》还作为选送节目参加了全校的文艺汇演,获得院校领导、师生的一致肯定,更是掀起那个时期对经典重温回忆、对粤语歌曲跟风学唱的风潮。当时的珠江校区艺术团有个信念:回到中国竞彩网本部参演,一定要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所有的校友,我们做到了!即便是再后来搬到江宁校区,大家都依然保持着珠江艺术团的精神,又一次为学弟学妹的迎新献上更加精彩的一场文艺晚会。就在B栋宿舍楼前,克服场地限制、创意发挥,超越的存在。
都无法忘记,珠江艺术团同学们带来了《“金陵十二钗”古装秀表演》,英文版话剧《梁祝》,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感受“美”与“爱”,重温歌曲《铁血丹心》、《突然的自我》、《开心马骝》,再次让校园重温经典,感受青春与沸腾。时过境迁,至今回想起来,仍然热泪盈眶。在此,再次感谢珠江艺术团的同学们,团长徐文俊,副团长陈李,还有那么一群优秀、闪亮一谈及就脱口而出姓名的骨干:殷明昌,王奕婷,史凤明,吴柳柳,施小明、吴谦等等同学。。。。。。向你们致敬!
金陵十二钗剧照,左边为管理系王琼老师,中间为管理系吴蓉蓉老师
06毕业生晚会,珠江艺术团吴柳柳,殷明昌
珠江女生军训汇演
回忆珠江,还有难忘的军训女子方队。为了迎接祖国母亲55周年,江苏省大学生各高校组织军训汇报表演,作为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汇报代表中唯一一队配枪造型的女大学生方队,戴上海军贝雷帽,穿着白衬衣,深蓝半裙,黑色皮鞋,腰间配上枪袋。。。。。。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漂漂亮亮,那道风景光是想想,就甚是惊艳。“不爱女装爱军装”、“巾帼不让须眉”说的就是咱们的交院珠江女儿们的吧。
由于我们在海院的校区,军训就有着得天独厚的的资源,直接由驻地官兵给我们军训。女子方正从几百位新生中择优挑选出来,在大学新生原计划的新生军训之后,她们加操加练,穿着厚重的迷彩服、每天顶着烈日,那会儿谁有防晒意识,那会儿谁又还有娇滴滴的女儿之态。有的就是做好、做强。原本一周的军训,她们坚持了一个多月。我们男生看了都很很钦佩也很羡慕,内心更是为之骄傲,印象中挥之不去的是她们的英姿飒爽,动作标准统一,纪律严明,相信那会儿的大家也都是有着同样的信念:我们代表整个南京交院,我们代表的是珠江校区!
同样,向参加女子军训汇演的同学们致敬!现在你们几乎已为人母,可以骄傲的给孩子讲述这段经历。
2004年五台山体育馆《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大会》交院女子方队合影留恋
江宁校区开荒人
作为交院珠江的学子,我们还经历了江宁校区从无到有,从泥泞的黄土到整洁的柏油马路,从一片北风呼呼吹的空旷田野到拔地而起遮风挡雨的教学楼、宿舍楼,从野草丛生到规整的绿化。我们经历了学校校园完美蜕变的全过程。2005年搬入江宁新校区那会儿,我们的学长已经大三需要准备实习,时间精力有限,新校园的很多前期工作当仁不让就由我们珠江校区的同学们承担了下来。大家伙奉献了自己的时间、脑力,当然还有体力与毅力。
大一暑假还没有结束,学生会,班级学生干部都自告奋勇的去参加学校的搬迁工作。两个事情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一,当时正值南京的酷暑夏季,首批物资需要搬到现在的明德楼,我们安排了一个同学坚守在明德楼里清点与整理。简陋的大楼里只通电没通水,连个电风扇都没有更别说空调了。艰苦的环境干活也就算了,因为没有水,自然也没办法洗澡,又是闷热,又是蚊虫叮咬,还是那样的“一身臭汗”,连睡觉的床都是两块木板拼搭的。作为从小作文里被写成“小王子”“宝贝疙瘩”的85后,没有喊苦叫累,没有怨声载道,大家齐心协力的干着,因为这是我们的学校,这是我们的“家“,更因为我们珠江的学生第一年漂泊在外,现在有了自己的新“校区”,新“家”,我们开心,我们感激,我们珍惜!二, 当我第一次到江宁校区时,看见的还是一片荒芜的工地,印象深刻的是那天还下着雨,从现在的南大门走到宿舍楼,那可真的全是泥泞的黄土,一脚深一脚浅足足走了大半个小时,那个时候连接宿舍和教学楼之间的桥还没有修,我们都是踩着木板跨过小河来到宿舍,走到跟前看见的是老师、同学们正在忙着往宿舍里搬运床和桌子。床是从楼下通过塔吊从阳台吊上去,我们就能做的是在楼下主动套绳子,楼上的同学主动卸载帮助安装摆放。我们热爱交院,我们热爱我们的新校区!我们也倾其所有、不遗余力、快乐地忙碌着。。。。。。
当然,再看看现在的交院,早已是花园一样的美丽,看着学弟学妹们在此求学,挥洒着青春。我们心里也很是欣慰,因为我们经历过,因为我们创造过,更因为我们深爱着交院!
2017年,毕业十周年,我们04341班部分同学相约回到学校欢聚一堂、回首往事,感叹岁月无情、十年弹指间即逝,我们来到当初的教室,听吴老师再讲上一堂课,再去漫步校园。。。。。。真的仿佛又回到了十八岁的青春时光。真是恨不得让时间驻足!
2017年毕业十周年返校,于04341班级教室内拍照留念
日月如梭,岁月沧桑。珠江老校区于我和所有的珠江同学们,有着对青春无限的追忆,那是我们大学梦开始的地方。江宁校区对于我们珠江的同学们来说同样有着深刻的情怀,那是我们大学梦延续的地方。那里有我们奋斗的足迹,有我们的青春,我们珍惜,我们怀念,祝愿母校日新月异,再续绚烂华章!
同学们!常回家看看!
2022年10月
(作者胡敏系江苏天有家居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