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旧校园在南京浦口东门镇,毕业离校后,我只来过两次。2005年,学校搬到江宁大学城。搬迁后,这里逐渐冷落,已废弃多年。如今,为配合地区开发规划和新校园的发展壮大,旧校园完结使命,土地被当地政府征用。交付在即,母校的领导和师长顾念莘莘学子的拳拳之心,召唤老校友重返旧校园寻梦忆旧。
记得当年我们的校园风景特别好!校园的地势符合“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特征,西北方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丘陵,东南面是集镇河流。校园建在山岗高处,视野开阔,游目骋怀。校园西边不远处的山里有一眼温泉,是同学们嬉戏游玩的乐园;还有一座军营,早晚会传来隐隐的号角声,伴随着我们的晨起和夜寝;校园北面的小树林美丽幽静,是读书、散步的好去处……车在校门前停住了。站在校园门前的坡道上,我竟反应不过来,方向感全无,直到看到坡下的小桥流水,记忆才一下子打开,方向也转回来了。
这里是承载我青春梦想的地方,操场有我平过土,路旁有我栽的树。这座小桥是进出校园的必经之路,它连接着校园书香和人间烟火。小桥那头,通向古老的东门镇,镇上东西向的一条街,有电影院、照相馆、大浴室、糕点店,还有酒馆饭店和烧饼铺子,是同学们经常光顾流连忘返的场所。男生记忆深刻的是茂林酒家,因为酒家老板有个女儿和他们年龄相仿;女生记忆犹新的是照相馆,因为喜欢三三两两的去拍照。小桥这头,是一条长长的通向校门的坡道,踏上坡道,放飞的心就会慢慢地收拢归来。
记得我们入校时,校园还没有建好,我们是先寄读在附近的农机校,后来才搬进去的。那时候,校园的四周显得很荒野,我们总喜欢吟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来抒发少年的愁情。四十年过去,校园由新变旧再到废,操场变菜地,落叶满空园;枯藤老树,飞鸟翔集;小桥破损,流水变瘦,人家已经没有;西风仍在,路已改道;斜阳下,校舍静寂,旁边高楼叠起。我的旧校园被时光淹没了!真是沧海变桑田,河东转河西!
我们找到曾经的教室和宿舍,踏着满地的落叶,快乐地拍着写意照,仿佛回到了那个青葱岁月,一个个在时光的隧道里笑翻了!
校园成旧址,我辈复登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期待这片土地涅槃重生,焕发出新的光华!
2021年12月30日
(作者系扬州市交通运输局原财务处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