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

1953 1956 1965 1973 1982 1987 1994 1996 2001 2005 2008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浮雕《跨越时空》——我的几点解读
魏代群
[浏览次数: 288 ???最后修改时间:2022-10-26 ]

南京交院图文信息楼主入口大厅正面墙上的浮雕《跨越时空》??——南京交院建校60周年的献礼之作,南京交院新建图书馆的艺术点睛之笔,南京交院南北中轴线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艺术家们独具匠心的大手笔设计,造就了雕刻大师们精妙绝伦的巨作问世。浮雕的巨型长卷是由102块花岗岩石刻组合而成。栩栩如生的画面,通过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主线,穿越时空隧道,把中华民族以及人类的交通发展史从古代、近代、现代带向遥远的未来。作品重点突出了以路、桥、车等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所象征的中国及江苏交通在世界交通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和伟大成就。作品的高潮出现在现代交通部分所展示的江苏交通的巨大贡献与业绩。具有代表性的有南京长江大桥、沪宁高速枢纽和占领世界桥梁巅峰的苏通大桥。而具备高科技含量的中国高铁更为作品起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面对如此宽阔深远,气势恢宏的艺术画面,胸中心潮澎湃,不能自已,聊以本人之拙见,一吐为快,以飨读者。

1       古代交通部分

浮雕的古代交通部分,作者采用了秦驰道及秦驰道上始皇帝出巡的马车、古丝绸之路、李春人物头像、李春的赵州桥、郑和七下西洋的郑和宝船等经典元素。

1.1修建于公元前220年,纵横华夏大地的秦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出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等九条国道是中国交通史上最早的路网工程。它对推进历史进程的贡献仅亚于秦始皇兴修万里长城的伟业。

1.2浮雕画面上出现的骆驼长队,在大漠孤烟中慢慢移动的身影,向我们展示了古丝绸之路。它是汉代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时开辟的。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古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也有重大意义,它是当时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文化交汇的桥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当年的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如今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已变成火车的汽笛,随着丝绸之路的再次繁荣,这条丝绸之路也必将再次见证大国新的崛起。

1.3石刻浮雕上由隋代桥梁工匠李春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举世闻名的赵州桥,静静地横跨在河北赵县的洨河上。虽然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赵州桥依然坚固雄伟。它开了我国双曲拱桥建桥的先河,开创了我国古代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我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默默地站在李春头像面前,深情地注目这位名垂青史的伟大前贤和他不朽的作品——赵州桥,心中腾起一个心愿:愿他和他的赵州桥世世代代接受人们的朝圣和膜拜。

1.4石刻浮雕上的郑和宝船,扬帆起航,劈波斩浪,冲向海洋。展示出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其盛世追迹汉唐。受此壮举感动的清朝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出巡中,首站去了明孝陵谒陵,并亲书御匾“治隆唐宋”。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再没有出现过此类壮举。郑和下西洋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发展了经济,史上有把这一重大事件称之为:中国古代自张骞之后,郑和开辟的又一条“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还有许多超出航海之外的解读。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2       近代交通部分

浮雕的近代交通部分出现了代表近代工业文明被广泛用于交通领域的机器发明与制造。其最为代表的工具和人物如蒸汽机、蒸汽火车、内燃机、汽车、飞机以及著名的奔驰汽车创始人卡尔·本茨,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和世界最早的飞机设计师莱特兄弟。浮雕的近代交通部分还向我们展示了作为彰显我国交通事业伟大成就的南京长江大桥,此外我国近代桥梁泰斗茅以升先生的头像也位列其中。

2.1石刻浮雕画面中蒸汽机海量的气缸,粗壮有力的活塞通过连杆曲柄机构,带动巨大的飞轮,传递着硕大无比的扭矩,向我们展示了它驱动机械革命,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蒸汽机的出现曾引起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直到20世纪,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动机,后来才逐渐让位于内燃机和汽轮机等。

内燃机继承了蒸汽机的基本结构和传动形式,采用了燃油直接输入气缸的内燃烧方式,形成了热效率高得多的热力循环。活塞式内燃机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已是比较完善的机械。它热效率高,功率和转速范围宽,配套方便,机动性好,所以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世界上内燃机的保有量在动力机械中居首位,因此它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2石刻浮雕画面中,位于秦驰道上始皇帝出巡的上驷御驾右侧的庞然大物竟是1841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第一台蒸汽机车。随着火车震撼的汽笛,它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从此火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3石刻浮雕画面上出现的卡尔·本茨头像和世界第一辆奔驰的雏形车,使我想起了火车司机的儿子,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人称“汽车之父”的德国人卡尔·本茨先生,他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

虽然中国唐朝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曾设想“激铜轮自转之法,加以火蒸汽运,名曰汽车”,虽然在150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就已经设计出用发条发动的汽车,但发明汽车的荣誉更多地属于出生在火车司机家庭的卡尔·本茨。在那个工业发明层出不穷,整个欧洲的手工小作坊向大工业时代迈进的过程中,卡尔·本茨成了第一个跨线的幸运儿,而更为幸运的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汽车品牌“奔驰”竟然在历史浮沉中走过128年的历史,并成为豪华车的代名词。

当我再一次看见浮雕画面中第一辆奔驰雏形车向画外徐徐驰来的时候,耳畔立刻响起一段无上骄傲的阐述“人们对一辆现代轿车的各种期盼,大半可追溯至奔驰。准确地说,这一切是从1886129日那天开始的,在那天卡尔·本茨成功地为他所研制的0.9匹马力的三轮汽车取得了第37435号帝国专利证书。”这段语不惊人的描述就是世界著名奔驰汽车公司简介的开场白。

卡尔·本茨——世界公认的汽车发明者。他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制造出汽车这一令世界惊叹的交通工具,从而提高了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拓展了现代人的生活空间。

2.4同样为汽车作出了很大贡献的另一位著名人物,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以及福特汽车出现在石刻浮雕画面中……

当汽车浩浩荡荡开进全球千家万户的时候,有一个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就是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亨利·福特。他于1913年创造的全球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使得快速大批量地生产制造汽车不再是神话。这种流水作业法,后来被称为“福特制”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它不但革命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影响。因此有一些社会理论家将这一段经济和社会历史称为“福特主义”。所以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亨利·福特这位当代杰出的企业家也是当之无愧的现代汽车工业先驱者之一。

2.5莱特兄弟以及莱特兄弟设计的世界第一架具有真正意义的飞机出现在石刻浮雕的画面中。透过画面穿越时空,我们仿佛又回到了1903年那个明媚的春天。大洋彼岸的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美国人莱特兄弟驾驶一架由动力驱动的名为“飞行者”号飞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有动力的飞行,实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梦想。人类的飞机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设计师,他们为开创现代航空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在全世界广为传颂,他们为实现人类飞向蓝天的梦想,将永远载入史册。

2.6介于近代交通与现代交通交汇点上的南京长江大桥出现在石刻浮雕的近代交通部分。它是万里长江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它的建成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是“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真实写照。

2.7我国近代桥梁泰斗——茅以升先生的头像出现在石刻浮雕象征着未来交通的航天飞行器下方。提到茅以升先生不能不提他那命运多舛,颇具悲情色彩的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它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也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一座里程碑。19371223日,日本侵略者开始攻打杭州。如果杭州失守,岂不是把钱塘江大桥留给了侵略者?当天傍晚,随着一声巨响,茅以升先生亲手将自己担纲设计建造的这条1453米的卧江长龙截成六段。这座经历了925天夜以继日紧张施工,耗资160万美元的钢铁大桥,仅仅存在了89天。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又受命组织修复大桥,直至全国解放前夕的19483月,钱塘江大桥又重新飞跨在钱塘江的波涛之上。

茅以升主持的钱塘江大桥工程前后14年,经历了建桥、炸桥、修桥三个时期,这在古今中外的建桥史上堪称绝无仅有的事情;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他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及《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茅以升一生与桥梁结下不解之缘。解放后的1958年他欣然受周恩来总理之邀参与了首都人民大会堂结构设计的审查。茅以升对我国科技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为中国科学普及事业乃至科技馆、科技报建设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并不为更多人所熟知。作为我国多学科卓越专家,现代桥梁工程先驱的茅以升和他担纲设计、施工的钱塘江大桥,参与建造的武汉长江大桥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永彪青史数茅公,科技传承后来人”。

3       现代与未来交通部分

3.1位于石刻浮雕现代交通部分的沪宁高速枢纽是江苏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全立交、高等级、多功能的现代化高速公路。是一条致富之路,发展之路,是长三角经济腾飞的黄金通道。

3.2具备多项世界第一的苏通大桥出现在石刻浮雕最右侧的画面中。它那昂然挺拔的身姿,如同蛟龙横卧在万里长江的入海口。在江之尾,海之头汹涌澎湃的水面上,300.4高的桥塔耸入云天,恰似神闲气定的仙人,拂片片白云,掬涛涛扬子,俯瞰两岸平畴;272根钢索拉出横空出世的“竖琴,”令滔滔江水无声,茫茫大海齐喑。倏地,仙界突降琴师。十指弹拨,风啸弦鸣,演奏出世界建桥史上震撼人心的华彩乐章。

我们在打开感情闸门尽情抒情的时候,怎能忘记历史给苏通大桥忠实地记录了如下惊人的数据:苏通大桥创造了1088米斜拉桥最大跨径,300.4米最高索塔,577米最长斜拉索和131根长117米,直径2.5米至2.8米最大群桩基础等多项世界第一。苏通大桥的建成使人类建设斜拉桥的跨越能力首次突破千米大关。它的成功建成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苏通大桥——世界桥梁的珠穆朗玛峰!

3.3石刻浮雕的现代交通部分还向我们展示了具有现代高科技水平的子弹头高速列车。它那乳白色的车体,像一条长龙,电气化动力机车头呈流线型,尖尖的呈扁平状,车头前方写着“和谐号”三个大字,侧面标注的“CRH”三个字母则是中国高速列车的英文缩写。画面上的中国高铁“和谐号”载着对未来交通的憧憬,以每小时300公里以上的时速,风驰电掣地疾驶在中国一万公里的高铁线上。

3.4代表城市轨道交通生力军的地铁,出现在石刻浮雕的画面中。地铁——现代化城市的骄傲。它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地等特点。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地铁提供便捷的交通是扩大生活,扩大工作半径的重要因素,也是密切城乡联系的基础条件。

3.5石刻浮雕的未来交通部分向我们展示了集约化物流的发展前景。我的解读是所谓集约化物流是否应该理解为:指物流企业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把个别的、零碎的、分散而同质的生产组织形式,集中成规模的,便于现代化的大生产组织形式。宏观上应协调社会整体资源,规避资源重复设置和浪费,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延伸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服务范围。努力打造一个将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多环节的总体资源整合,具备高效低耗,优化低廉的运作成本,并进行社会一体化协助经营的新体制物流。

3.6网络交通是石刻浮雕《跨越时空》又一个未来交通元素。网络交通一种是比较简单的网络拓扑为线性交通网络,比如高速公路网、主干线网、铁路网、航空网等。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可以有很多起点和终点,不过在起点和终点之间,不存在路径的选择问题。另一种网络则是格状网络。一般情况下,城市交通网络就属于这种网络结构。在这种交通网络中,不仅包含很多起点和终点,而且在每一对起点和终点之间都有很多条路径供出行者选择。这不仅是科学化的设计,更是人性化的思维。

3.7未来管道交通,梦幻而又神奇的一对真空管道,静静地伏在高速飞驰的“和谐号”高速列车下方。这一动一静的浮雕画面,孕育着真空管道内“天马行空”的速度狂想。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家从科幻电影里时常出现的“时光机”触发了灵感,他们废寝忘食,锲而不舍,梦寐以求。在这个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之路。他们梦想着将“现代版的时光机”从穿越时间蜕变为空间上的急速旅行。“两万公里的理论时速,两小时即可绕地球赤道一圈。”是科学家们至死不渝的速度追求。

未来管道交通,就是真空管道交通。顾名思义,就像建造过江隧道或海底隧道一样,只不过要求建造成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管道,并且要将管内抽成相对真空,其间运行的交通工具没有了空气阻力,才能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高速。

未来管道交通——这个颇具未来感和高科技的名词,如同间隙性涨潮一样,不时浮现在地球人的视野,诱惑着人类不断地探索、发现。

3.8两辆相向而行的脚踏车,载着活力四射的青春背影绝尘而去。当这个画面出现在石刻浮雕上的那一刻,我脑海中立刻涌出:一骑绝尘,侠客之风,逍遥自在,岂不快哉!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绿色、环保、理想之交通愿景吗?

绿色环保代步工具——公共自行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的配套设施,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为缓解城市公共道路压力,提升城市绿色环保都起到很大作用。以脚踏车为动力,健康、时尚、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必将成为城市市民代步工具的新宠。正如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描述的那样:360度全景天窗,气通畅,零排放。

3.9石刻浮雕画面中出现的人造卫星,隐形飞行器等向我们诠释了未来交通的探索和展望。由此,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安全,更加舒适,更加快捷,低碳、环保、节能的未来交通工具,通过人类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出现在地球村,一定会走进千家万户。这就是人类向高科技期许的未来交通愿景。

4 结束语

浮雕《跨越时空》像绘画一样,向我们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整幅作品不仅是一部人类文明及交通发展史的历史长卷,还是一部史诗般的石刻浮雕艺术画卷。它把我们从古老的秦驰道跨越至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它把蒸汽机时代穿越至子弹头高速列车时代;它还把我们从久远的赵州桥引领至苏通大桥这一世界桥梁的巅峰。

西方的美学理论说,美不是现实的存在,美恰恰是一种消失……石刻浮雕《跨越时空》完全颠覆了这一理论。整幅作品洋溢着宽阔的美,深远的美,大气磅礴的美,现实存在的美,留在心中的美,永不消失的美。它永远美在南京交院人的心中。

20144月    

(作者系原学校后勤管理科科长,主管后勤、基建、园林绿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