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

1953 1956 1965 1973 1982 1987 1994 1996 2001 2005 2008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校歌的故事
万江波
[浏览次数: 296 ???最后修改时间:2022-10-25 ]

“满怀青春的豪情,从大江南北走来年轻的你我……”每当听到这激情昂扬的旋律,我的思绪就会立刻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回到我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南京交通学校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中国竞彩网前身) 。岁月悠悠,32年过去了,约请原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沈亚威为学校谱写校歌的往事历历在目,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段人生经历。

1990 年春天,南京交通学校团委倡议创作校歌,得到校领导积极支持和全校师生积极响应,两周时间内征集到歌词 20多篇。我当时是学校的语文老师,兼职校团委,并发起创立学校业余艺校和青年诗社。5月的一天下午,当时的党委书记王家勋通知我带上歌词马上进城一起去拜访沈亚威。赶到南京军区政治部三牌楼干休所,发现这是一处民国建筑,拱形大门,鹅黄色墙体,散发出深厚的历史底蕴。享受副军职待遇的沈老独居其中一处小楼。虽已离休,70岁的他看上去精神矍铄。一阵寒暄后落座,得知要为校歌谱曲,沈老高兴地答应了。原来王家勋书记部队转业前曾在南京军区司令部工作,而沈亚威那时任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

一星期后,我接到王书记通知,说沈老已经完成校歌谱曲,并将亲自到校教唱,举办讲座。第二天下午,我受学校委派专程去请沈老。刚一见面,沈老将一张16K大小的浅绿色方格信笺递过来。我定睛一看,正是沈老亲笔书写的《南京交通学校校歌》词曲谱!沈老兴致勃勃地从头到尾唱了一遍,谦虚地表示担心学校师生不满意。来学校的路上,沈老关切地询问起了南京交通学校的规模、生源、就业等情况。当小车缓缓驶入校园,看到整洁的校园、体育场上生龙活虎的学生,沈老高兴地说了一句:这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呀!

接送沈老的小车径直开到新建的实验大楼前,阶梯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师生。党委书记王家勋公务外出,主持讲座的党委副书记陈玉龙扼要介绍了沈老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令在场师生无不肃然起敬!原来,18岁参加新四军的沈老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军旅音乐家,历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歌咏组长、第三野战军文工团一团团长、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团长、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组副军职创作员、第四届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职。

当天下午的讲座历时4个小时,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我清楚地记得沈老先是介绍了4首自己的音乐作品及创作经历。清新通俗的《别处哪儿有》,振奋人心的《淮海战役组歌》,婉转抒情的《战士第二故乡》,气势磅礴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给全体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沈老开始教唱校歌。他站在主席台上,有力挥动双臂,亲自指挥师生们齐声大合唱,由我手风琴伴奏。他不厌其烦,一遍遍教唱,直到师生们能准确合唱。一下午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临分别时,全体师生意犹未尽,掌声经久不息,一直护送沈老到楼下,大家依依不舍, 目送沈老离开……

沈老在60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先后谱写了 400 多首音乐作品。当年,毛泽东主席听到沈亚威谱写的《淮海战役组歌》后称赞说:三野仗打得好,歌也唱得好!沈老视音乐为生命,用心灵歌唱,用热血写作,把军旅生活化作了七彩的音符,融进了奋进的旋律。在他用热血和奉献谱写的音乐人生里,忠诚和信仰无疑是其中的最强音。他的音乐作品充满正能量,洋溢着献身祖国的英雄气概,抒发着气吞山河的英雄精神,散发着穿越时空的艺术力量!1988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1年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

《南京交通学校校歌》是沈老无偿馈赠给南京交通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江苏交通文化的瑰宝和经典。他分文未取,甚至没有吃过交校一顿饭,没有收取任何礼物。这首歌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壮大和历史辉煌,历届新生进校后唱着校歌学习、成长,三年后奔赴四面八方,成为交通战线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

(万江波原南京交通学校语文教师,团委副书记,省交通综合执法局退休干部,现在省交通运输系统文学艺术联合会(筹备处)工作。)